读史使人明智!鉴以往而知未来! 中国 / 近代 / 民国 / 元朝 / 晋朝 / 周朝 / 商朝 / 夏朝 / 历史趣事 / 历史剧 / 苏联 / 德国
上海历史网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>  宋朝 > “澶渊之盟”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?

“澶渊之盟”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?

时间:2020-11-21 10:59:35来源:上海历史网作者:敏华

导读:“澶渊之盟”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?

先来梳理当时的背景,辽兵陆续在边境挑衅,掠夺财物,屠杀百姓。虽在杨延朗等率领下,宋军积极抵抗,然辽骑兵进退敏捷,战术灵活,使得宋边防压力愈益增大。另一方面,从真宗时期的北伐惨败后,宋一直心存畏惧于辽,由主动转为被动。再者,辽步步紧逼,不断南侵于宋。这三方面综合可知,宋对于辽有着军事实力以及曾落败的影响下所积累的畏惧,即畏其积威之势。

1004年(宋真宗景德元年),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,深入宋境。宋真宗想迁都南逃,因宰相寇准的劝阻,才勉强至澶州督战。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,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(一作凛)。辽害怕腹背受敌,提出和议。宋真宗畏敌,历来主张议和,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,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,于十二月间(1005年1月)与辽订立和约,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、绢20万匹。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,故史称“澶渊之盟”。

这一盟约的订下,引起当时乃至后世的纷议。有人认为这是百弊惟有一利,有人认为得利较多,也有人秉着中庸的观点。我认为“澶渊之盟”的订立对于宋是利大于弊的。

司马氏专权 元朝地图 三星堆遗址 劳荣枝 民国四大美女 分享 上一篇: “澶渊之盟”宋真宗为什么不听寇准的建议非要赔钱给辽国呢? 下一篇: 契丹“女皇”萧太后与耶律隆运(原名韩德让)私生活大揭秘!

24小时热文

推荐新闻
最新标签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