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无疑是汉末三国的第一强人,历史学家评论他是“超世之杰,非常之人”,他活了66岁,在当时不算英年早逝但也算不上长寿,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跟他中年时得的一种慢性病有关。
曹操个子不高但身体素质不错
史载曹操“姿貌短小”,也就是高子不高,长得不排场。具体有多高?
《三国志》没有具体记载,有的史书提到他身高“七尺”,如果是现在的长度,超过2.3米,到NBA打篮球都没问题了,但汉代的尺子比现在短得多,一尺约为现在23.75厘米,算下来曹操的身高应该在1.63米左右。
都说曹操和拿破仑是两个著名的小个子,但拿破仑的尸检报告显示,他身高仅为5.2法尺,只合1.57米,曹操比他高半头。
长得虽不强壮,但曹操的身体素质却不错,这与他注意加强锻炼有关。
曹操擅长骑马,经常亲自带兵出征,他麾下有一支虎豹骑,被称为汉末三国“五大主力”之一,远程突袭是其看家本领,一日一夜可行进300里,在当时堪称最快行军速度了。史书多次记载曹操亲率虎豹骑孤军深入作战,骑术不过关难以做到这一点。
《三国志》记载曹操擅长骑射,能“手射飞鸟,躬禽猛兽”。曹丕在《典论》中回忆,在他5岁时父亲就亲自教他射箭,后来又教他骑马,“八岁而能骑射矣”。
精神压力太大让曹操患上了高血压
曹操30岁起兵,此后打了36年的仗,几乎年年都在四处征战中渡过,虽然一生战绩胜多负少,但也经常身处险境,作为“曹家军”的统帅,他肯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官渡之战时曹操不占优势,两军对垒期间曹军这边粮食快吃完了,士卒疲惫,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对外装出胜券在握的样子,但内心里高度紧张。也就在这段时间,曹操经常感到头疼,《三国志》说他得了头风。
头风是中医的称法,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交汇之处,五脏精华之血、六腑清阳之气都注于头,头痛如果经久不愈就是病症,病因可以分为外感、内伤以及经络瘀阻等方面。
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看,引起头痛的疾病可能是青光眼、脑肿瘤、脑血栓、脑供血不足以及高血压等。
曹操此时45岁,正值壮年,他头痛的毛病从此开始发作,一直伴随了他20多年,中间时断时续。根据这些状况判断,曹操可能得了高血压。
从病理上说,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很多,既有家族遗传,又有环境诱发,劳累、精神紧张、情绪波动后都会发生血压升高,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就会患上高血压病,曹操应该属于后一种情况。
高血压是慢性病,一般不会无端突发,曹操的病应该早有征兆,这一点也有史书的记载来印证。
据《魏略》记载,在官渡之战前不久袁绍打败了公孙瓒,为了向曹操示威,特意命人把公孙瓒的人头装在一只木匣里送给曹操,曹操不知道是什么,打开一看,顿时“自视忽然耳”,也就是突然感到炫晕,以至于瞬时听不到也看不到了,这符合外力刺激下血压瞬间升高的症状。
曹操战胜疾病的方法与众不同
高血压带来的头疼让曹操睡不着觉,为排解压力,转移头疼带来的痛苦,就在官渡前线紧张的日子里,在夜深人静没有军情的时候,曹操用阅读《孙子兵法》来抒缓心绪,减轻疼痛。
在阅读中曹操还对《孙子兵法》进行了注解,在曹操之前这项工作并没有人做过,在注解中他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,或者对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阐释。
现在能看到的曹操注解《孙子兵法》约有300多条,这项工作完成于何时,主要判断依据是注释中所列举的战例。曹操在注解中列举了擒吕布、平徐州等战例,再往后就没有了。
曹操后半生每年都在打仗,他亲身经历的很多战事都可以成为经典战役教材,比如马上要发生的乌巢之战,就可以作为《孙子兵法》火攻篇的最好注解,但在这300多条注解中却没有提及乌巢之战及其以后的所有战役,所以一般认为曹操对《孙子兵法》的注解工作完成于擒吕布之后、火烧乌巢之前,那也就是官渡之战期间。
同时,在《孙子兵法》的各篇中曹操对前面几篇注解得都很详细,越往后面越少,最后几篇可以说草草结束了,说明他开始想认真注解一下,但随着自己越来越忙,这件工作也受到了影响。
以后曹操应该还有时间重新做一下这项工作,把自己一生亲身经历过的战事写进对《孙子兵法》的注解里,但他没有这么做,成为一个遗憾。
但是即使这样,曹操对《孙子兵法》的注解工作也受到后世的推崇,在历代难以计数的《孙子兵法》注家中,有11位大家被公认为最权威,曹操排在第一位。
曹操临终前的情况符合慢性病特征
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头风还经常发作,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,每次发病都心慌意乱,眼冒金星,一般医生治疗效果都不大,曹操听说他谯县的老乡华佗是一位名医,就把华佗找来。
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华佗给曹操采取针炙疗法,扎曹操背上的膈腧穴,曹操病情立即减轻,曹操于是就把华佗留在身边成了专职保健医生。
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也许不太懂医学,也许收集的资料也不够详实,膈腧穴在背部第七椎节下面一侧的一寸五分处,扎这里通常是治疗咳嗽、反胃等病症的,要缓解头部的眩晕疼痛,扎的应该是通天穴或天柱穴。
建安二十五年(220)正月23日,经历了一场荆州危机的曹操由摩陂率部抵达洛阳,这里曾是他学习、工作过的地方,城里有曹氏的旧宅,但经过战乱已残破不堪,包括自家旧宅在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成为一堆堆瓦砾。曹操对这里充满了感情,命令有关部门对原洛阳北部尉官署进行了复原。
曹操打算在此住一段时间,他下令在洛阳修建宫殿,宫殿的名字都起好了,叫建始殿,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接连发生了不祥之事。据《世语》记载,为修建始殿工匠砍伐濯龙祠里的树木,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,“伐濯龙祠而树出血”。
另据《曹瞒传》记载,曹操命令工程负责人苏越把一棵梨树迁走,在挖树根的时候树也流出了鲜血。苏越把情况报告给曹操,曹操亲自前去察看,果然见到树根出血,心里很厌恶,认为这是不吉之兆,一下子病倒了。
就在来到洛阳后的第10天,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(220)正月23日曹操病逝,享年66岁。
从曹操此次发病以至最后辞世的情况看,也符合慢性病的特症。
曹操无疑是汉末三国的第一强人,历史学家评论他是“超世之杰,非常之人”,他活了66岁,在当时不算英年早逝但也算不上长寿,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跟他中年时得的一种慢性病有关。曹操个子不高但身体素质不错史载曹操“姿貌短小”,也就是高子不高,长得不
在古代社会,皇位传承一般都讲求“父死子继”,一旦刻意打破这个规律,舍近求远,避亲就疏,让宗族子弟入继大统,而把亲生儿子撇在一边,坐冷板凳者必然与承袭者势同水火,极易引发宫廷政变和国...
2020-07-16 09:17:20迪亚特洛夫事件是一起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登山事故,由于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了诡异悬疑的要素,几十年来人们一直都热衷于探讨这起事件的真相,关于此事件真相的小说、电影乃至研究文...
迪亚特洛夫事件 2020-07-13 16:33:05华佗,字元化,沛国谯县人,生于公元145年,死于公元208年,是三国有名的神医。少时在外求学,专研医术,行迹遍于安徽、河南等地,与张仲景、董奉组成当时“建安三神医”。华佗精于养生术,在《内径》基...
2020-06-28 11:44:13嘉庆二十五年(公元1820年)七月二十五日,嘉庆皇帝颙琰猝死于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烟波致爽殿里。对于嘉庆之死,《清仁宗实录》记载:响夕,上疾大渐,召御前大臣赛冲阿、索特那木多尔斋,军机大臣托...
2020-06-14 19:26:46其实我觉得大家可能有这样一种错觉。那就是古代臣子对他们的皇帝或者主家都会很忠心,虽然说并不乏这样的例子存在。...
2020-04-27 17:37:28曹操一代枭雄,耗尽一辈子心血建立起后来的曹魏政权最后却被司马家族夺取了,可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,而最后三分的天下也被司马一族统一,纷纷扰扰的三国争霸无数英雄终归成了空,而统一全国的司...
2020-04-27 17:37:28导读:quot;卧龙凤雏,得一可安天下“,为什么刘备得了诸葛亮相助,最后还是失败了?三国时期诞生了很多能力极强的谋士,比如一语乱天下的毒士贾诩,他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不惜用天下人的性命做...
2020-04-27 17:37:28导读: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何困死在了五丈原这个地方?诸葛亮为什么宁愿困死也不后退?提起五丈原这个地名,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。公元234年,诸葛亮率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,最终因为积劳成疾病死在...
2020-04-27 17:37:28ldquo;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”,人生的道路上,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老师。他们教给我们各种各样的道理,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很多的知识,一个好的老师对我们...
2020-04-27 17:37:28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,生的威武勇猛,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,现在北周军队当兵,后过渡到大宋,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、保大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、忠武军节度使。琼祖籍燕地,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、冀国公,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。高琼曾
◆1937年地图势力划分高清地图,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形式地图编年 ◆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,皇太子冕服,成人礼冠礼介绍 ◆1940年华北地图,抗日根据地地图,全国势力划分图 ◆戚夫人人彘复原图,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◆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,谢晋最终怎么死的? ◆柴荣是什么朝代的,为什么能当上皇帝,怎么死的 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◆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,《大秦帝国之天下》为什么改名成了《大秦赋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