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靖难之役的主力朱高煦为何最终一家都被杀光?妻子儿子无一幸免
朱棣二儿子朱高煦,为什么那么悲催?其实他被人联手给坑了!
确实有点背的因素,他老子朱棣曾经抚着他的背说:“世子多病,你要多努力”,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把皇位传给他。但是后来朱棣在大臣的劝谏下,以及太子有个好儿子,朱棣最终没能兑现自己诺言。朱高煦最终的结局,是被自己侄子明宣宗活活用火烤死。
朱高煦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,都是皇后所生。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不好,“性凶悍”、“高煦不肯学,言动轻佻,为太祖所恶”。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孙子都是不怎么喜欢的,由此可见他的脾性了。他的舅舅认为他无赖,私下里教训了他一顿。可朱高煦却是根本不听,偷了舅舅一匹马,直接回北京去了。就是这样一个主,不好学习,行为无赖,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但他也并不一无是处,打仗还是非常勇敢的。在朱棣靖难期间,数次冲锋陷阵,把陷入险境的朱棣给救出。
因为朱棣的大儿子身体肥胖,走路都要人驾着,朱棣常常担心这个儿子会走在自己前面。再加上二儿子朱高煦作战勇猛,这一点和朱棣非常像,所以朱棣才有了那番话,让朱高煦加油!朱高煦把这句话听心里去了,恃骄横行,做下了许多不法之事。
朱高煦多战功,世子多疾,再加上朱棣的话,朱高煦自然也想当太子。等到朱棣登上皇位,大臣们讨论立谁为太子。军中许多将领主张立朱高煦,军中派系是朱高煦的主要支持力量,好几次都差点成功了。但是文臣认为朱棣大儿子仁慈,而且有“好圣孙”(指明宣宗朱瞻基)。所以朱棣最终认为太子仁慈,并且是自己老爹朱元璋立大儿子为世子,朱高煦许多不法行为也传到朱棣耳中,所以最终大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,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。
这时的朱高煦被分封到云南,但是他缺却坚决不去。后来又给朱棣请求设置天策卫,自比唐太宗,想要通过武力夺权。但诡异的是,朱棣竟然答应了。原先朱高煦嫌分封到云南太远,后来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,但朱高煦依旧不去。朱棣对此生了疑心,让他赶紧去自己的藩国,可他依旧抗命不遵。后来更是大胆,擅自使用超出他规格的物品。朱棣把他囚禁起来,要废为庶人,明仁宗哭泣着求情,才得以幸免。后来明仁宗又多次用书信劝诫他,朱高煦不听。
从这些事情中,可以看出朱棣和自己大儿子,也就是未来的接班人,已经开始联手坑自己的二儿子了。如果朱高煦足够聪明,此时应该收敛自己的行为,好好做一个藩王,可是他依旧不甘心。因为他看到自己父亲,就是由藩王而做了皇帝,所以他也想比照葫芦画瓢。朱高煦还偷偷派人到北京打探情报,等待造反的机会。只是这种情况已经被他哥哥明仁宗知道,对待他比以前更好(也许心里已经开始霍霍磨刀了,可惜朱高煦却看不透)。
朱棣驾崩之后,明仁宗继位。只是他的身体确实很有问题,继位不到一年便挂了。接着便是明宣宗继位,朱高煦一下子成了皇叔。这下子和当初朱棣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,情形更加相似了。明宣宗朱瞻基此时在南京,需要到北京登基。朱高煦命人埋伏在朱瞻基要走过的路上。只是朱瞻基也是非常小心,从其他路上走过,让朱高煦空等一场。朱瞻基登基后,对待这个叔叔更好,朱高煦比原来更放肆(朱瞻基也是非常腹黑,接过老爹的棒,开始阴这个叔叔了)。
明宣宗继位当年8月,朱高煦起兵造反。派遣他旧日部下,到京城联络以前的心腹,被人逮到告诉明宣宗。朱瞻基并没有马上起兵,只是派了一个大臣前去抚慰。朱高煦空口出狂言:“永乐(朱棣)听信谗言,削减我的护卫,把我迁到了这里。仁宗想要用金银财帛来拴住我,我怎么能闷闷不乐地呆在这里呢(我要造反当皇上)”。明宣宗把朱高煦的造反情状公布给大臣,并在大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。
本来朱高煦踌躇满志,但一听到自己侄子御驾亲征,朱高煦就害怕了。等明宣宗到了朱高煦的封地,用火炮攻击城墙的时候,朱高煦直接就不敢打了。让人捎信给宣宗,和妻子诀别之后便马上投降。他手下的将领劝他:“宁肯一战,即使战死也不能被对方擒住”。朱高煦不听,从另外的小路到了明宣宗军营。朱高煦造反失败,连和自己侄子对阵都不敢。只能说朱高煦志大才疏,徒惹人笑。
朱高煦到了明宣宗军营后,“罪臣万万死,惟陛下命”。宣宗把他带回京师,圈禁起来。如果到此打住,朱高煦还能留一条性命。但是他被圈禁之后,故态萌发。等到明宣宗去探望他的时候,他倨傲地坐在地上。还趁朱瞻基转身的瞬间,伸出脚把明宣宗绊倒。朱瞻基这下子被惹火了,直接用几百斤的铜缸把朱高煦盖在下面。但朱高煦的力气非常大,竟然能顶着铜缸跑。朱瞻基也是一个狠人,直接命人在铜缸周围烧起红炭,活活把这位皇叔烤死在铜缸中。他的几个儿子,后面陆续也被处死。
综上所述,朱高煦虽然自比唐太宗,还想着重复自己老爹朱棣的神奇之路。但是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,却直接是取死之道,简直就是一勇之夫。可惜他又遇到了腹黑的一群对手,直接把他阴死还让他落一身骂名,成为了千古笑料。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,朱高煦不是点背,而是智商根本不够用。他一心造反,可朝廷大军来到面前的时候,他甚至都不敢抵抗,直接投降。投降之后还不安分,竟然还要撩拨自己的皇帝侄子,这简直就是嫌弃自己活得太长。所以,朱高煦的失败,不是运气的问题,而是智商、能力的问题!
杨玉环杨贵妃没有参加安史之乱,为什么会被杀害?天宝初年,杨玉环被唐玄宗纳为宠妃,他们二人在大唐的繁华盛世,上演了一段唯美爱情故事。然而,天宝15年,鲜花着锦,烈火烹油的大唐突然爆发安史之乱...
杨玉环 2020-11-27 11:30:15导读:明朝于谦京师保卫战中拯救大明于水火,为何最后被杀?于谦之死说明了什么?是明英宗的泄愤吗?一起跟随小编来了解下,当年发生的点点滴滴。英宗朱祁镇,被软禁在南宫已经七年之久,七年太上皇生...
于谦 2020-11-18 11:47:36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黄歇的文章,欢迎阅读哦~公元前238年,楚国考烈王病逝,身为相国、时年已77岁的春申君黄歇前去奔丧,被刺客杀死在棘门之内,随后全家老小全部被杀。春申君...
2020-09-04 16:03:45导读:朱高煦造反没被杀,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,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。以前读了当年明月的历史,总感觉那里面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,似乎很好分辨,或许这不是,当年明月先生有意为之,只是想让...
2020-08-28 15:31:30导读: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,皇太子冕服,成人礼冠礼介绍皇太子服饰明代儿童有剃发习俗,皇室子女也不例外,刘若愚《酌中志》里提到,宫中设有“篦头房”,有近侍十余员,专门负责为皇子女请发、留发、...
2020-08-28 11:32:55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,谢晋最终怎么死的?永乐十三年(1415年)正月十五,朱棣与群臣在午门观赏灯会,此后颁布旨意蠲赦修省,都指挥佥事纪纲大概是觉得解缙获释的机会到了,便将他的名字也报...
2020-08-28 11:32:55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,到末代皇帝崇祯止,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,因此科举考试(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高考)从未间断过。在明朝进行“高考”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,留下了许多轶事。现辑录如...
2020-08-28 11:32:55导读:明朝末年地图分享,明朝末年战火不断明军惨败,明末疆域丢失了多少?明朝末年战火纷纷,天灾人祸,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明王朝即将退出历史舞台。明朝末年都有哪些内忧外患?明朝末年土地丢失严重...
2020-08-28 11:32:55导读:朱高煦造反没被杀,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,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。以前读了当年明月的历史,总感觉那里面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,似乎很好分辨,或许这不是,当年明月先生有意为之,只是想让...
2020-08-28 11:32:55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,生的威武勇猛,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,现在北周军队当兵,后过渡到大宋,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、保大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、忠武军节度使。琼祖籍燕地,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、冀国公,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。高琼曾
◆1937年地图势力划分高清地图,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形式地图编年 ◆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,皇太子冕服,成人礼冠礼介绍 ◆1940年华北地图,抗日根据地地图,全国势力划分图 ◆戚夫人人彘复原图,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◆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,谢晋最终怎么死的? ◆柴荣是什么朝代的,为什么能当上皇帝,怎么死的 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◆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,《大秦帝国之天下》为什么改名成了《大秦赋》?